什麼是美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?
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(Consumer Price Index, CPI) 是衡量通貨膨脹的重要經濟指標,由美國勞工統計局(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, BLS) 每月發布。該指數反映了一籃子消費商品與服務的價格變動,包括:食品與飲料、住房與能源、交通與醫療保健、服飾、娛樂與教育。
2025年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最新數據
📅CPI發表時間:每年8次,台灣時間約凌晨2:00發表,冬令時間則於3:00發布,由美國聯準會發布。
台灣公布時間 | 公布數據 | 預測數據 |
---|---|---|
2025/01/15 21:30 | 2.9% | 2.9% |
2025/02/13 21:30 | 3.0% | 2.9% |
2025/03/12 20:30 | 2.8% | 2.9% |
2025/04/10 20:30 | 2.6% | |
2025/05/14 20:30 | ||
2025/06/13 20:30 | ||
2025/07/15 20:30 | ||
2025/08/14 20:30 | ||
2025/09/11 20:30 | ||
2025/10/14 20:30 | ||
2025/11/12 21:30 | ||
2025/12/11 21:30 |
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重要性
🔹 1. 影響美聯儲(Fed)利率決策
美聯儲(Fed)主要依賴CPI來判斷通膨壓力,影響貨幣政策:
- CPI升高 → 可能促使美聯儲 升息,以抑制通膨
- CPI降低 → 可能促使美聯儲 降息,以刺激經濟
📢 例:當CPI超過2%的目標時,美聯儲可能會採取更積極的緊縮政策,如提高利率,以防止經濟過熱。
🔹 2. 影響消費者購買力
當CPI上升,物價變貴,若薪資增長速度無法跟上,消費者實際購買力將下降,進而影響整體經濟活動。
🔹 3. 影響金融市場
- CPI高於預期 → 投資者擔憂加息,股市可能下跌
- CPI低於預期 → 市場預期寬鬆政策,股市可能上漲
如何解讀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?
🔹 高於3%:通膨壓力較大,可能導致升息
🔹 2%-3%之間:符合目標範圍,政策可能維持穩定
🔹 低於2%:通膨較低,可能促進降息
此外,需搭配其他指標綜合分析:
📌 PCE物價指數(Fed更關注的通膨指標)
📌 失業率與NFP就業報告(觀察勞動市場對通膨的影響)→NFP非農就業報告看這裡
📌 零售銷售數據(反映消費者行為變化)